鄔達克紀念館位于上海市長寧區番禺路129號。
鄔達克在上海的近30年間,設計了近百幢各類建筑,這些建筑已成為上海城市面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也是上海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筑遺產的重要文化名片。其中有25個項目被列為歷史保護建筑。著名的作品有“遠東第一高樓”國際飯店、大光明電影院、市三女中、宏恩醫院、沐恩堂、武康大樓、新華別墅、孫科別墅、愛神花園、何東住宅、盤滕住宅等保留至今,成為上海的文化地標。
鄔達克紀念館是一幢三層英國鄉村風格的別墅,1930年,鄔達克在哥倫比亞路57號(今番禺路129號,俗稱“鄔達克舊居”)擇地建造自己的新居,這個帶有英國鄉村風格的住宅,是鄔達克在上海曾經擁有的最大的一個家。1930年至1938年鄔達克居住在這里,這一時期也正是他在上海的事業高峰期。1947年2月,54歲的鄔達克攜家帶口悄然離開上海,一起帶走的還有這幢房子里的一扇鑲板門和一張繪圖桌。
也許是因為妻子的母親來自一個英國貴族家庭的緣故,他把妻子偏好的英式鄉村別墅風格也融入到建筑中了。
鄔達克與妻子
鄔達克家族的標志
英式建筑的主要特點是繁瑣的造型。英國人追求的是藝術感強烈的建筑物。建筑中采用很多曲線造型來體現藝術之感,和裝飾作用。古代英式建筑一般是采用石砌和木造。亞洲國家當時一般都是木造。英式木造建筑與其它不同的點是他把木片上下對其排列,制造墻面。
再看鄔達克的這棟舊居,陡峭的石板瓦雙坡屋頂占立面高度近一半,兩端是高聳的磚砌煙囪,南立面設對稱的山墻造型。
山墻一般稱為外橫墻,是指沿建筑物短軸方向布置的墻叫橫墻,建筑物兩端的橫向外墻一般稱為山墻。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墻,它的作用主要是與鄰居的住宅隔開和防火。
原版配件
從本白的墻面、褐色的石瓦、黑褐色的外露木構架到紅褐色磚墻,色彩協調,層次豐富。建筑底層有哥特式三連列窗和圓拱形大門,二層是折線型凸窗。
它的南立面,底層是紅色清水墻體,大門上掛著番禺路129號的門牌。二層以上則是白墻,深色木構架露明,門窗套為粗礪石質。
當年的住宅南面還有大片花園,周邊是一片廣闊的空地,現在花園處已經改造成為一個學校的操場,附近也早已成了熱鬧的馬路。
這里是從建筑北門進入室內的公共空間。
最出彩的是一樓餐廳后的玄關,其實是鄔達克當年主要出入的正門,整個穹頂是弧形的彩繪鑲嵌玻璃,而彩繪玻璃在屋內有很多運用。
花窗玻璃是西方建筑裝飾品,常見于教堂,裝置于建物墻面上。典雅的英式鄉村風格,細膩而統一的色調、華麗又低調的圖案,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。
室內彩色玻璃花窗走廊
室外彩色玻璃花窗,斑駁的銹跡,一種滄桑的感覺。
連接展廳和餐廳的這扇兩開木門,弧度造型,精致雕花木紋和鉚釘,其實它是根據圖紙重造的。鄔達克離開上海時,為留下對第二故鄉上海的紀念,帶走了門的原件和繪圖桌。
儲存圖紙的木柜
樓里最小的房間是鄔達克的書房,還保留著他曾用過的圖紙柜,他常在這里工作到深夜。在這里,他創作出了上海建筑一個又一個的傳奇經典之作。
厚實的柚木樓梯和護墻板,是那個時代老洋房的經典。臥室紛紛被改為了陳列展廳,二樓房間都鋪著實木地板,古雅的布飾墻面和白色護墻板,壁爐又和一樓做出了不同的造型。
有房間的屋頂用了原木橫梁和蠟燭型吊燈,展出著數十幅專業設計師,描摹鄔達克建筑的精美畫作,還有鄔達克本人的手跡真作!
三樓是尖頂閣樓用的是隔音隔熱的軟木墻面,成為了冬暖夏涼的實用空間。
現在要理解鄔達克于1930年-1938年間居住的宅居,還得回到他當年的設計手稿中。
鄔達克手繪西立面草圖
鄔達克舊居是由他的朋友、著名建筑營造商陶桂林所辦的馥記營造廠所承建的。1930年7月至11月,隨著舊居建設工程的展開,鄔達克陸續設計了室內的窗臺、樓梯、廁所里面和天花吊頂的細部,甚至設計了部分家具,他還憑借與教會的關系,讓徐家匯土山灣孤兒院的小木匠們幫忙打造家具。
起居室南面舊影
鄔達克設計的椅子打樣
鄔達克設計的這幢建筑很有靈性,據他的女兒回憶,父親養了許多鴿子,每天上班前,他都會到閣樓的鴿舍去喂養鴿子,他喜歡聽鴿子咕咕叫的聲音,喜歡看鴿子在天空盤旋的樣子。鴿子進出鴿舍的西面山墻最能彰顯設計師功力,鄔達克為他的鴿子們設計了落棲的平臺和出入口,與不遠處主樓西南山形屋頂設計的三只立體飛鳥相得益彰。從鄔達克當年自己拍攝的影像資料來看,飛鳥回巢的動態與立體裝飾的靜態,似乎讓建筑本身也煥發出生命。
鄔達克故居樓頂上的鴿子裝飾。鄔達克生前喜歡白鴿,鴿舍位于西面的山墻。
鄔達克舊居的鴿子
鄔達克的作品沒有簡單模仿和復制各種傳統風格,而是針對上海本土的氣候強調建筑氛圍的營造和建筑意義的發揮。
建筑并不是水泥磚塊的堆砌,而是一個承載著記憶的生命體,人們認識建筑的過程,就是賦予它全新內涵的過程。
貝聿銘曾贊他:鄔達克的建筑,永遠是上海城市風貌中的一抹亮色!
命運讓歷經戰亂的他漂洋過海,彼時他25歲、左腿殘疾、身無分文,幸好,海納百川的上海接納了鄔達克,而他的建筑,也為這座城市留下了,穿越過時光和歲月的經典之作~